首页   »   资讯  »  正文

13亿小时的空中WiFi市场,还缺一把万能钥匙

2018年01月26日     来源:    

短短一周时间内,国内航司基本都已经陆续开放航班使用手机,潜力巨大的空中WiFi市场或许从此被解锁,但商业变现之路怎么走,仍考验着航司们的思维。

对于航司来说,空中开放使用手机,当然不是只为了满足旅客拍拍照、看看视频。基于手机的流量入口激增,一场空中WiFi的军备竞赛已经正式开始,航司机队纷纷触网。

去年,我国民航完成旅客运输5 。52亿人次,同比2016年的4.8亿人次增长约15%,按照2.5小时的平均飞行时间计算,我国民航旅客飞行总时长达到13.8亿小时,这里面有多少“黄金”待挖,航司都不能视而不见。

喜人的是,航司和运营商逐渐加强合作,空中WiFi普及程度也越来越高,但背后的生意经该如何运作,是引入广告商付费,还是正式向旅客收费,国内航司还没有探索出一条具有自身特色的收费道路,商业变现仍然待解。

国际上的大型航企,空中WiFi一般采用比较明确的收费模式,以拥多条洲际航线、大量宽体客机的阿联酋航空为例,目前其空中WiFi前20M B为免费体验,超出后每150M B收费9.99美元,也可以直接预订500MB流量,收费为15.99美元,常旅客可以享受不同程度的优惠。达美航空的收费则视乎航程,北美航段为16美元每次,长距离的国际航班28美元,另有月卡、年卡优惠。最早推出空中WiFi服务之一的美联航,则主要按照时长收费,只是在不同区域、不同航班上收费略有不同,一般为数美元一个小时。

相比起简单粗暴的收费,国内航司目前都还没有推出具体收费方案,而是以有限的免费申请体验为主。笔者查阅东航官网了解到,目前其对机上WiFi的价格描述为“价值258元”,且每个航班上限100个名额,显然,这也是航司出于成本考虑的前提下,提供有限的服务。

不过,联想到随着航司正在联合运营商加大布局,三大运营商都已经取得取得相关通讯许可,机上WiFi的越发普及、成本进一步摊薄是可以预期的,旅客可以在更多航线、更多机型上都能享受到WiFi服务。比如,东航已经在全部远程国际航线和166条国内重点商务航线提供Wi- Fi服务,这一规模仍将逐步变大,九元航空也在737-800的窄体机机队上接入Wi- Fi,也表明旅客以后可以在更多窄体机上见到WiFi服务。

关于航司空中WiFi服务的商业模式探索,目前也有了许多设想。

首先最易实现的,就是根据航段、时间、舱位、流量包等维度来进行收费,这也是目前国际上主流的收费方式,价格折合人民币在数十元到两百多元不等;其次,航司出行产品也可以得到延伸,旅客可以预订接机、酒店以及其他旅游产品,当然机上纪念品、免税品的购买通过WiFi也更易实现;再者,就是与内容合作伙伴,开展在阅读、音乐、视频、游戏的合作,以及与社交、电商等平台的合作,寻找广告主进行埋单,发挥我们在移动支付以及电子商务方面的优势,这点也被认为有极大的想象空间。实际上,在东航的一些Wi- Fi航班上,在登录页面上已经看到一些广告主的身影。

虽然一系列的商业变现设想很美好,但决定用户机上WiFi体验的,还是取决于网络接入的技术以及带宽,很多媒体以及笔者本人都曾多次对现阶段国内航司的机上Wi- Fi进行体验,从体验来说,只能说“勉强够用”,甚至在某些时段收发信息也不大顺畅。而这还是在用户规模处于爆发前的体验,随着用户激增,空中WiFi的使用规则,都需要继续制定,比如阿航就建议旅客不能看流媒体视频,不要发送照片,不要使用浏览器而是用A PP等。这也不难理解,在速度有限的情况下,国外航司普遍避免“大锅饭”,而是把有限的流量提供给付费人群,优先保证付费者的上网体验,营收模式较为直接。

到底是引入广告主付费,旅客“吃”空中WiFi免费“大锅饭”,还是为了保证连接质量,采取并不低廉的收费,都需要航司与合作伙伴进一步思考。毕竟每架WiFi航班动辄数百万元的改装费,以及运营商频段的庞大租赁费,都倒逼航司不可能让免费午餐持续太久,空中WiFi的商业模式的探索,显然已经迫在眉睫。

一直以来,卖机票之外的辅业收入,都是国内航司的弱项,在空中WiFi的市场打开后,如何实现流量变现,提高辅业收入,在种种噱头之下,似乎仍缺少一把万能钥匙。现阶段大型航司谨慎而行,而小型航司仍要在飞机改装上加把劲,但归根到底,只有服务与内容足够优质,广告主与旅客本身才会为空中WiFi埋单。


责任编辑:admin
每日IT